7月18日至25日,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协会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东林村,精心打造科普矩阵,以“探索人工智能”为主题,为当地儿童设计了系列课程与实践活动。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技启蒙之旅,让孩子们距离触摸人工智能,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播下了智慧火种。

团队成员以“探索人工智能”为主线,精心打造五次主题课程,课程体系科学严谨、层层递进。《初识·AI的智慧萌芽》用生动的语言和生活实例引导孩子们初识AI概念,让抽象的“人工智能”变得可知可感,激发了孩子们对智能世界的好奇心。《解码·AI的思维密码》深入基础原理,通过动画演示和互动问答,帮助孩子们理解人工智能如何“学习”和“思考”,初步建立对智能逻辑的认知。《触达·AI的千面应用》聚焦AI应用与影响,结合视频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、交通、农业等领域的实际应用,让孩子们看到智能科技如何改变生活,引发对科技价值的思考。《创玩·AI的机械奇想》畅想AI未来,注重动手实践。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,孩子们亲手体验了制作“开门虫”机器人的乐趣。从认识零件、动手组装到调试运行,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机械结构与基础控制原理,成功制作出专属机器人作品时,成就感与好奇心溢于言表。《绘梦·AI的无限疆域》课程引导孩子们结合所学知识,利用AI绘画工具进行创意实践,描绘心中科技蓝图。输入关键词生成图像后,再对图像进行二次创作,直观感受科技赋能艺术的魅力,完成了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“未来画像”。

“探索人工智能”系列课程成效显著,成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,将前沿科技知识带进乡村,运用生动讲解、互动问答和实例演示,将复杂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内容,不仅拓宽了东林村儿童的视野,还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技的种子。这场"科技与童心的碰撞”,正是新时代青年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注脚。